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
日前,不乱微信群里出现“京东集团为回馈社会全民派发购物津贴”的点击大亏链接,后经各方核实,微信证实该链接系传播虚假内容。红包对于类似的假别“假红包”,人们要提高警惕。利吃
记者从微信团队了解到,不乱诈骗嫌疑人会把“假红包”链接的点击大亏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微信形式,如一条逼真的红包语音消息、邀请加群提示、假别“我已经领到了”等,利吃以各种正规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不乱并伪造页面内容,点击大亏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微信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链传播,容易让用户降低警惕性。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而上当。
点击虚假红包链接存在哪些风险?北京朝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肖圣雷提示,主要包括:个人信息泄露风险,木马程序风险,手机权限开放风险,财产损失风险。
“正常的红包点击即可领取,但是虚假的红包链接以红包的‘外表’并结合热点吸引用户点击。一旦点击后,要求用户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等,存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。”肖圣雷说,部分不法分子以红包吸引用户点击,在链接中诱使用户下载木马程序,在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病毒,进而控制手机中的相关功能,实现其他非法目的。此外,用户在点击虚假微信红包链接过程中,可能被要求开放手机的存储、定位等权限,不法分子从而非法获取相关信息。
肖圣雷分析,不法分子通常利用虚假微信链接骗取钱财。在虚假链接中,通过收集信息、模拟正常支付、提现等手续,诱导用户在虚假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,同时在后台非法获取支付密码,并最终利用支付密码获取用户在微信或者银行卡中的财产。
法官建议,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遇到好友发送的可疑红包链接,需要从好友发送红包的合理性上充分分析其真实性。
其次,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
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最后,如遇财产损失及时止损,可向微信平台、银行等及时申请停止支付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。
微信团队表示,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一经发现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微信平台协议作出相应处理,欢迎用户通过投诉举报提供相关线索,核实后会进行处理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13 21:58] 柳州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认定处理指导意见
- [2025-05-13 21:53] 以精耕细作培育网文精品
- [2025-05-13 21:44] 上海市场主体突破318万户
- [2025-05-13 21:40]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
- [2025-05-13 21:37]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
- [2025-05-13 21:27]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
- [2025-05-13 21:13] 《苏堤春晓》演至成都,看完话剧跟着苏轼游四川
- [2025-05-13 21:12] 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
- [2025-05-13 21:11] 用文化IP讲好地方故事
- [2025-05-13 21:10] 到这座博物馆,赏“千峰翠色”
- [2025-05-13 21:00]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
- [2025-05-13 20:56] “南三集粹”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
- [2025-05-13 20:41] 天津全力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
- [2025-05-13 20:40]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- [2025-05-13 20:14] 号称“预防近视”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
- [2025-05-13 20:07] 江西南昌:“洋中医”进修 “解锁”中医新技法
- [2025-05-13 19:53] 合肥:“万企”纷至沓来 助力“万村”振兴
- [2025-05-13 19:49]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•我们的新时代|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
- [2025-05-13 19:43]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:擦亮“金字招牌” 提升品牌效益
- [2025-05-13 19:27]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